田富强 刘慧 卢麾:互信是澜湄合作的关键
2019年,澜湄流域遭受旱灾,导致澜沧江-湄公河水位100多年来最低,给上下游用水户带来巨大损失。
澜沧江-湄公河旱情,引起了流域内外的高度关注。由地球之眼和全球环境卫星应用(EoE)研究人员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声称下游干旱系由上游中国的水坝蓄水导致。然而,湄公河委员会(MRC)的评估报告对该研究使用的数据和方法提出了严重质疑。
湄公河委员会的报告指出,2019年干旱主要由雨季降雨不足,雨季提前结束,以及厄尔尼诺事件造成异常高温和高蒸散发导致。报告还指出,中国大坝蓄水不是导致2019-2020年湄公河下游流域严重缺水的原因。
基于湄公河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开展了进一步研究,旨在量化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干旱特征以及水库调度对湄公河干流径流的影响。
在2020年7月举行线上研讨会上,来自牛津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湄公河委员会、朱拉隆功大学、越南南方水资源研究所、《国际水电与大坝》杂志和其他澜湄六国的专家学者,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公开分享和同行评议。
国际专家一致认为,我们的研究使用了最先进的模型、方法和综合数据集,准确地揭示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干旱特征、2019年干旱的原因以及湄公河的径流组成。专家们还表示,我们的报告证实了澜湄流域水库调度可对流域抗旱发挥积极作用。
EoE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在其过往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湿度指数,并在其论文中提到该指数不适用于植被茂密的山区。
然而,澜沧江流域却是植被茂盛的山区。这意味着,EoE研究是基于错误的假设和前提的,结果是不准确的。
在《曼谷邮报》刊登的文章中,EoE的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洪水问题。他们强调了洪水脉冲对依赖它的河流下游居民的生计即洞里萨湖渔业的绝对益处,声称“该流域没有发生过造成数千人死亡的严重洪水,更不用说数百万人的洪水事件”。
然而事实是,洪水在澜沧江-湄公河六国曾造成众多死亡和经济损失。仅在2000-2014年期间,湄公河流域的大洪水就造成超过2000人丧生,这一数字本可以通过有效的防洪基础设施而降至最低。
为了研究澜沧江大坝对洞里萨河洪水脉冲的影响,首先需了解澜沧江对上丁站雨季流量的贡献率。我们的研究发现,这一比例约为14%(MRC报告为16.8%)。同时洞里萨湖的倒灌流量(流入量)占同期湄公河干流的15%。因此,澜沧江流量对洞里萨湖逆流的贡献率应在2%左右。考虑到澜沧江大坝仅对澜沧江部分流量的调节作用,澜沧江大坝对洞里萨湖洪水脉冲的调节作用远远小于2%。
作为研究人员,我们在过去十多年中参与过多项与澜沧江-湄公河有关的合作活动,见证了澜湄国家在湄公河委员会和澜湄合作机制下开展的各项高水平水资源合作。集体行动是跨界水资源管理的关键, 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曾说,建立理解与互信对于解决集体行动问题至关重要。
2019年以及之前发生的旱情要求多个利益相关方之间采取更多的合作行动,以减轻干旱和其他极端水文灾害,然而这并不容易实现。通过以坚实的科学理解为基础的知识共享,可作为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的第一步。
最后,基于建立理解与互信的目标,我们愿意再次强调我们研究的主要发现。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正在经历频繁的干旱——旱季的干旱明显多于雨季。2019年的干旱是过去一个世纪最严重的旱灾之一,干旱最严重的地区是澜沧江至湄公河上游地区(廊开)。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库调度对缓解干旱具有积极作用。我们希望所有沿岸国家共同努力,应对挑战,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简介:
田富强,清华大学跨境河流水与生态安全研究中心教授;刘慧,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卢麾,清华大学跨境河流水与生态安全研究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