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湄合作六周年:可持续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导读
澜湄合作机制在过去六年里,在经济、卫生、教育、环保等多个合作领域取得了不俗成绩。可持续发展是这一合作机制的灵魂。未来,澜湄合作应协调好发展与安全两大主题,兼顾保护地区生态和提高地区生活水平。在全球发展倡议的指引下,澜湄合作将致力于“金色五年”的新发展,共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2022年3月23日,澜湄合作机制迎来六周岁生日,这正是中国和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越南五个国家共同盘点澜湄合作“成绩单”的好时机。从经济发展到公共卫生,从农业合作到国际减贫,从水资源到数字经济,从绿色发展到教育合作,澜湄合作均取得不俗的成就,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澜湄可持续发展区”。
这个澜湄可持续发展区,是澜湄合作的六年里形成的、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新型发展次区域。“澜湄”这两个汉字所覆盖的次区域地理单元,一看便知是因“水”结缘,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在中国是澜沧江流域,流出境外就是东南亚最大的河流湄公河。一条跨境大河,山水相连,一路向海,是天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空间的连接。
因此,澜湄一体。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历史过往:有“湄”无“澜”
自古以来,这片地区历经沧海桑田,繁荣与战乱,终于在1991年随着冷战的结束和《柬埔寨和平协定》的签署,走向心之向往的发展之路。早在1992年,云南省就加入亚洲开发银行主导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算是澜湄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起步和准备阶段。此后,东盟倡导的泛亚铁路建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东亚合作,都有助于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澜湄地区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围绕湄公河五国的各种次区域合作机制蓬勃发展,其中以域外大国推进的各种机制占多数。比如,美国在2009年发起了“湄公河下游倡议”,后于2020年将其升级为“美国-湄公河伙伴关系”。日本在2008年推动了“日本-湄公河合作”。韩国也在2011年落实了“韩国-湄公河合作”。
这些域外国家主导的合作机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只有“湄”而没有“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6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型合作:内生驱动
2016年3月23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首次领导人会议在三亚举行,澜湄合作正式启动,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该次区域合作的重要目标,得到湄公河国家的支持。此举意义有三:一是合作升级:通过可持续发展这一共同的使命和目标,使得这条大河流域空间又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二是整体发展:这是澜沧江和湄公河全流域的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澜”与“湄”不再分家。三是内生动力:如果说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还是借力国际机构发展的话,那么澜湄合作则主要是来自内生动力,也就是澜湄动力。由此,就在澜湄次区域的空间范围内,生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内容、动力。
事实证明,这六年澜湄可持续发展合作成果丰硕。比如,澜湄地区整体发展水平较低,需着力提高发展水平和对外贸易。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条件下,中国同湄公河五国贸易额近40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3%,占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的近三分之二,有利于各国的经济复苏和区域繁荣振兴。
图片来源:新华社
最具澜湄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合作是水资源的合作。中方全力保障下游国家水资源供应,开创性地向湄公河国家分享澜沧江水文信息,共同实施“澜湄甘泉行动计划”“澜湄兴水惠民行动”“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等务实合作项目,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提升各国水资源管理能力。其中包括不少习近平主席所倡导的“小而美”项目,比如开展了30余处农村饮水安全示范项目。
现实挑战:克服逆境
不过,澜湄可持续发展的六年也并非顺风顺水。从澜湄合作的第二年起,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便呈叠加之势。2017年至今,美国两任总统特朗普和拜登加大对中国的战略打压,实施旨在排斥“一带一路”倡议的印太战略,并将湄公河国家作为对华竞争的重点。2020年后至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蔓延,湄公河地区成为重灾区之一。2021年以来,缅甸政局再次进入动荡期,国家发展陷入混乱,直接影响地区合作。2022年开年不久,乌克兰危机加剧全球紧张局势,也直接影响到本地区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加剧地缘政治风险。
图片来源:路透社
在这种情况下,澜湄可持续发展区的形成和发展更显难能可贵。澜湄可持续发展区为何能顺流而下,逆势而上呢?这是因为,澜湄国家大体上解决了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问题。一是可持续发展这个共同目标,加强了澜与湄一体化发展的认同。二是澜湄合作致力于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2030议程的目标,制定了详细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合作规划,内容丰富,细致周全。而且,澜湄国家根据形势的发展而不断调整。比如,疫情暴发后,中国迅速展开对澜湄国家的医疗物资援助,提供大量疫苗,加大公共卫生合作力度。三是澜湄国家能协调好上下游、大小国、域内外的关系,形成良性合作和竞争。总之,澜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架构已经形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应对各种挑战的过程中强化了韧性。
未来,澜湄合作将致力于“金色五年”的新发展,我们可以为澜湄可持续发展区的健康成长确立几条“金色原则”:一是鉴于全球安全风险加剧,澜湄可持续发展区的成长可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安全的协调。二是鉴于全球治理进程困难重重,澜湄可持续发展区的成长一定要坚持上限和下限:上限是保障澜湄地区的生态保护,下限是保证澜湄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据此,可以设立澜湄可持续发展区的成长指标体系。三是鉴于全球可持续发展虽然任重道远,但仍需坚定前行,需要示范指引,澜湄可持续发展区可以将习近平主席2021年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澜湄化”,促进澜湄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