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结果
1 澜湄流域干旱特性
为了研究干旱的变化趋势,我们将过去119年划分为1901-1960和1961-2019两个时期。基于SPEI12和SPI12的澜湄流域重特大干旱(SPEI或SPI<-1.5)频率空间分布如图5所示。结果表明,与过去60年相比,近59年来澜沧江流域重特大干旱发生频率更高,且主要分布于澜沧江的上游和中游段。在最近的59年中,澜湄流域重特大干旱发生频率约为7%,而澜沧江流域的中游和上游约为12%。在湄公河下游,大约一半的地区经历了重特大干旱的增加,这些干旱主要发生在泰国、柬埔寨东部和越南部分地区。相反,老挝的大部分地区、柬埔寨西部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部分地区重特大干旱在减少。
此外,我们基于CHIRP数据的SPI12计算了最近39年重特大干旱的发生频率,结果如图6所示。该结果证实了图5-b,即最近59年的干旱,干旱频率最高的地区位于澜沧江流域的中游和上游。
澜湄流域的干旱发生在旱季和雨季的比例如表5所示。对于所有等级的干旱(SPEI/SPI<-0.5),发生在旱季的比例略高于雨季;对于中等及以上的干旱(SPEI/SPI<-1),发生在旱季的比例明显高于雨季。
图5 基于SPEI12得到的澜湄流域重特大干旱频率空间分布图

图6 基于SPI12得到的澜湄流域重特大干旱频率的空间分布(1981-2019)
表5 干旱发生在旱季和雨季的比例
干旱等级 |
季节 |
SPEI3 |
SPI3 |
II 级以上 (SPEI/SPI<-0.5) |
旱季 |
54% |
58% |
雨季 |
46% |
42% |
|
III级以上 (SPEI/SPI<-1) |
旱季 |
62% |
64% |
雨季 |
38% |
36% |
根据中国气象局资料,2019年澜沧江流域面雨量680.4mm,较30年均值偏少约25%,其中4-6月偏少40%~70%。根据湄委会秘书处发布的湄公河流域洪水情况报告周报,湄公河流域大部分区域从2019年5月开始出现干旱少雨现象。湄公河干流清盛站、琅勃拉邦站和廊开站6-10月降雨量分别较多年均值减少40%、50%和20% (MRC, 2019)。此外,,湄公河干流各水文站7-11月出现历史同期最低水位。
以上描述可以通过我们的分析得到证实。基于年尺度(12个月)的澜湄流域SPEI和SPI结果均表明,2019年和2015年是历史上最严重的干旱年份,如图7所示。
澜沧江流域和澜沧江-湄公河全流域的逐月SPEI3和SPI3如图8所示。全流域旱情始于2019年3月,一直持续至年底;澜沧江流域4月开始干旱,6月达到重旱。根据SPEI结果,6月和8月澜沧江流域旱情较全流域严重。不过,澜沧江流域旱情从2019年9月开始有所缓解。

图7 澜湄流域SPI12 (1981-2019)与SPEI12 (1901-2019)序列
图8 基于SPEI3和SPI3指标的2019年干旱指数(L表示澜沧江流域,LM表示澜湄流域)
图9 2019年澜湄流域逐月SPEI3空间分布(基于CRU数据)
图10 2019年澜湄流域逐月SPI3空间分布(基于CHIRPS数据)
3 湄公河流域天然径流组成
利用实测雨量和卫星降雨数据集驱动水文模型,模拟1991-2019年的天然径流过程,计算澜沧江和湄公河12条支流年径流量占湄公河干流7个水文站的比例,如表6和图11所示。结果显示,越靠近下游,澜沧江径流量的占比越小,这在意料之中。清盛站断面(距景洪354公里)澜沧江径流量占比为64.4%,那空帕农(距离景洪1497公里)为24.9%,上丁(距离景洪1851公里)为14.3%。占上丁年径流量较大的湄公河支流还有色公河、南俄河、濛河、桑河、斯雷博河。值得说明的是,本研究根据分布式水文模型得到的水量占比结果与MRC发布的结果相近,见表6。
表6 澜沧江和湄公河12条支流占7个水文站天然年径流量的比例(1991-2019)
年径流量占比(%) |
澜沧江* |
南垒河 |
南乌河 |
南俄河 |
南屯河 |
颂堪河 |
色邦亨河 |
色敦河 |
濛河 |
桑河 |
色公河 |
斯雷博河 |
清盛 |
64.4 |
8.6 |
- |
- |
- |
- |
- |
- |
- |
- |
- |
- |
琅勃拉邦 |
45.2 |
6.0 |
8.1 |
- |
- |
- |
- |
- |
- |
- |
- |
- |
廊开 |
39.5 |
5.3 |
7.1 |
- |
- |
- |
- |
- |
- |
- |
- |
- |
那空帕农 |
24.9 |
3.3 |
4.5 |
8.2 |
6.9 |
4.8 |
- |
- |
- |
- |
- |
- |
穆达汉 |
22.9 |
3.0 |
4.2 |
7.5 |
6.3 |
4.4 |
- |
- |
- |
- |
- |
- |
巴色 |
19.8 |
2.6 |
3.6 |
6.4 |
5.4 |
3.8 |
2.6 |
0.9 |
6.8 |
- |
- |
- |
上丁 |
14.3 |
1.9 |
2.6 |
4.6 |
3.9 |
2.7 |
1.9 |
0.7 |
4.9 |
5.8 |
8.9 |
6.7 |
MRC报告中的年径流量占比(%) |
16.5 |
- |
3.1 |
4.9 |
5.7 |
2.4 |
3.4 |
1.4 |
5.6 |
4.0 |
8.2 |
6.6 |
*澜沧江径流为景洪站流量。
3.4 水库调度对干流流量的影响
表7展示了2001-2019年基于IMERG降雨数据模拟的上丁站年径流量。结果表明,2019年是2001年以来年径流量最小的一年,是近19年来水文干旱最严重的年份。该结果与长期干旱分析的结论一致。
图12显示了2001-2019年清盛站的天然(模拟)和实测径流过程(月平均径流量)。小湾大坝是2010年投入运行的大型水库,据此确定以2001-2009年和2010-2019年两个时段来研究水库调度对干流流量的影响。结果显示,2001-2009年的天然和观测径流过程基本相同,这意味着水文模型在无水库条件下表现良好。此外,2010-2019年的天然和实测径流过程线表明,水库调度减少雨季径流,补充旱季径流。
表7 上丁站2001-2019年IMERG模拟年径流量和面降雨量
年份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年径流量(亿方) |
3251 |
3387 |
2735 |
2828 |
3138 |
3411 |
3122 |
2924 |
2865 |
2781 |
年降水量(mm) |
1732 |
1676 |
1494 |
1528 |
1617 |
1681 |
1653 |
1716 |
1540 |
1489 |
年份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
年径流量(亿方) |
3688 |
2775 |
3175 |
3240 |
2743 |
2852 |
3340 |
3460 |
2625 |
|
年降水量(mm) |
1775 |
1540 |
1712 |
1568 |
1424 |
1650 |
1753 |
1710 |
1010 |
|
图12 清盛水文站的模拟和实测径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