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南省副省长和良辉在首届澜湄水资源合作论坛上的致辞
大家上午好!
在这金秋送爽、硕果累累的美好时节,我们在美丽的春城昆明举行首届澜湄水资源合作论坛,为澜湄水资源合作的未来提出新主张、谋划新路径。在此,受中共云南省委陈豪书记、省人民政府阮成发省长委托,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4800万各族人民,对各位代表、专家、朋友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并对论坛的召开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澜沧江—湄公河是云南省同湄公河国家共同的母亲河,澜沧江在云南省境内长1240公里,流经8个州市后在西双版纳州出境流入老挝和缅甸,如同血脉般将云南与湄公河国家紧紧相连。云南也因此成为深入参与澜湄合作的先行省份和前沿。澜湄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澜湄合作首次外长会议在我省西双版纳成功举行,拉开了澜湄合作的序幕;2017年,澜湄合作第三次外长会议在我省大理成功召开,标志着澜湄合作从培育期正式进入成长期。云南省高度重视并不断深化同澜湄各国在交通、经贸、旅游、农业、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起全省各部门、地区、高校、企业和智库共同参与的澜湄合作大平台,并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加快开放,不断提升与澜湄国家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拓展经贸合作,不断扩大人文交流,不断加大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力度。可以说,云南既是澜湄合作快速发展的推动者、见证者,也是澜湄合作丰硕成果的受益者。
近年来,云南省与澜湄国家从官方到民间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云南25个口岸出入境人数已经超过3000多万人次,泛亚铁路中线——中老铁路已于2016年开工建设,云南与澜湄国家的航空线路在密度和客座率上名列中国各省区前列,云南与澜湄国家的电力联网、电力贸易和电源建设积极推进,澜湄职业教育基地、澜湄合作中国秘书处云南联络办公室、云南澜湄合作中心和云南澜湄研究院相继成立,澜湄合作首次和第二次领导人会议交由云南落实的6个重要合作项目全部落实完成。丰富多彩、各有特色的澜湄合作活动成为澜湄合作实实在在的举措,将云南和澜湄国家彼此间的融合发展提升到了新的水平。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伟大的进程中,云南也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年均GDP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快速,城乡市场日益繁荣,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地方财力不断壮大,城镇化进程加快,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云南从边陲省份正逐渐发展成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云南地处澜沧江—湄公河的上游,是中国水资源富集省份,积累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诸多成功经验。我们深刻认识到,科学合理开发水资源将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澜湄合作机制因水而生,也必将因水而兴,我们将在水利部和外交部的支持和指导下,做好澜沧江枯季水量调度和汛期湄公河水量应急信息通报,并与湄公河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在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防洪减灾等方面进一步深入技术交流与合作。我们也愿与各国携手努力,在澜湄合作“3+5”框架下,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为推动构建澜湄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作出新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祝愿各位代表和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心情愉快!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