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成果 > 重要专题 > 澜湄水资源合作论坛 > 交流发言
会议新闻
交流发言
会议成果
媒体报道
图片

中国水利部国科司一级巡视员于兴军致首届澜湄水资源合作论坛闭幕辞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首届澜湄水资源合作论坛已经完成各项议程,即将闭幕。在此,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对澜湄各国代表以及国际组织代表积极参会交流致以诚挚的敬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云南省人民政府、湄公河国家相关机构和国际组织对本届论坛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在筹办此次论坛中付出的努力表示由衷的谢意!

在论坛的两天时间里,我们围绕“水伙伴合作,促永续发展”的主题,就洪旱灾害管理、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水资源管理国际合作、跨界河流管理知识共享等议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讨论。来自澜湄国家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和企业以及国际机构的代表们积极分享经验,探寻互利合作机遇。我们高兴地看到,通过研讨与交流,论坛取得了一系列共识,发布了《首届澜湄水资源合作论坛昆明倡议》。可以说,论坛为澜湄六国提供了一个水资源领域政策对话、技术交流与经验分享的创新平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相信这个平台将有助于澜湄流域各国进一步提高治水管水能力,同时也为深化各国之间水资源合作拓展更多领域、挖掘更大潜力、提供更多机遇。

女士们,先生们!

澜沧江-湄公河是澜湄六国之间的天然纽带,把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2016年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发布《三亚宣言》,开启了六国求合作谋发展的新篇章。目前,澜湄合作已成为次区域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新机制之一。水资源合作作为澜湄合作五个优先领域之一,是六国共同关注的重点领域,六国对进一步做好澜湄水资源领域务实合作立场高度一致。

我们高兴地看到,澜湄水资源合作启动两年来,六国水利等相关部门积极落实澜湄合作两次领导人会议达成的共识,努力推动澜湄水资源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和丰硕成果:

在合作机制与平台建设方面,澜湄国家水利主管部门高级别官员频繁互访,凝聚合作共识;成立澜湄水资源合作联合工作组,定期举办会议,协调开展水资源合作顶层设计,推动澜湄水资源领域务实合作;在北京设立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积极发挥共建共享水资源合作平台作用,为政策对话、人员培训、项目合作及联合研究等提供有力支撑。

在技术合作项目推进方面,各国积极组织申报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项目,支持水资源领域合作与发展,目前已有12个涉水项目获批;中国援助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的多个水利双边合作项目启动实施,进展顺利。

在人员培训与能力建设方面,据统计,两年多来澜湄六国共计600多人次参加澜湄水资源技术研讨与交流,中国资助湄公河国家留学生来华参加硕士研究生培训累计已达40多名。

可以说,澜湄水资源合作巩固了“领导人引领、全方位覆盖、各部门参与”的澜湄格局,体现了“澜湄速度”和“澜湄效率”,彰显了“澜湄文化”,成为澜湄机制下六国合作的一张靓丽名片。

女士们,先生们!

澜湄流域六国均处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我们还共同面临洪旱灾害频发、局部地区水生态系统受损、水污染加重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挑战,不同程度地存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

经澜湄国家水利主管部门共同努力,目前各方已就《澜湄水资源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文本达成共识,将于澜湄合作第四次外长会期间正式发布。该文件为今后五年加强务实合作、解决水问题做出了全面安排,相信在行动计划的指导下,在流域六国政府、学界、企业等各方积极参与下,通过政策对话、信息交流、技术经济合作等,澜湄六国将有效推进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共同将澜湄水资源合作打造成为次区域水资源合作的典范。

此次我们举办首届澜湄水资源合作论坛,取得丰硕成果和积极反响。我们愿同各方共同努力,将论坛持续举办下去,作为区域水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为促进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女士们,先生们!

澜沧江-湄公河是沿岸人民的母亲河,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馈赠,更是我们守望相助的天然纽带。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充沛,足以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澜湄合作因水而生,也必将因水而兴。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用澜湄之水浇灌澜湄合作之花,辛勤培育澜湄合作参天大树,为合力打造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为共同建设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为本地区和平与繁荣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最后,我宣布首届澜湄水资源合作论坛正式闭幕!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