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简介
参与情况

单位简介

清华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清华大学拥有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科学与管理、水沙科学与水环境、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的科研工作,集中了一支拥有多名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内的研究队伍。清华大学在流域水文模型、陆气过程耦合、防灾减灾、干旱区水土资源规划、水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成果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

“清华大学跨境河流水与生态安全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致力于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国际跨境河流水与生态安全基础研究基地,培养我国从事跨境水资源研究领域的优秀科学家群体,为国家构建跨境资源环境和生态安全、开展重大区域国际合作、制定外交大政方针政策等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一带一路”和区域国际合作的重大战略需求提供技术和政策支持。

参与情况

1.举办“《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干旱特征和水库调度影响评估》报告研讨评估会”

2020年7 月14 日,清华大学邀请来自英国牛津大学David Grey 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Murugesu Sivapalan 教授、湄公河委员会首席战略和合作伙伴官员Anoulak Kittikhoun 以及澜湄六国的10 余位专家、代表举行线上会议,对清华大学水利系田富强教授牵头联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共同完成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干旱特征和水库调度影响评估》报告进行了研讨评估。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报告方法先进、数据翔实,准确揭示了湄公河流域干旱特性、2019 年干旱成因及湄公河主要断面天然流量的地区组成,科学阐明了澜沧江梯级水库对湄公河干旱在总体上具有的减缓作用,报告所提供的科学事实将有利于增进澜湄流域上下游理解与互信,进一步促进澜湄水资源合作,共同应对澜湄流域干旱等问题。

2.举办“缅甸水利设施建设及民生发展国际研讨会”

2020 年9 月18 日,由澜湄水资源合作智库和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缅甸水利设施建设及民生发展国际研讨会”通过在线方式顺利举行。

国际水电协会主席Roger Gill、清华大学教授田富强、缅甸电力能源部水电建设司原副司长USan Wai、缅甸Energize 公司副总裁Moe Thu Za、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高级专家张卫东、全球水伙伴东南亚委员会区域协调员Fany Wedahuditama 、老挝国家湄委会秘书长Chanthanet BOUALAPHA、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主任钟勇出席会议并发言。来自缅甸及其他澜湄国家的30 余位政府官员、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由清华大学副教授卢麾主持。

3.田富强接受《密祖玛周刊》世界水日的专题访谈

2019 年3 月5-6 日缅甸国家水资源委员会在首都内比都举办世界水日2019 年度科学大会暨世界水日庆祝活动。清华大学田富强教授作为特邀专家出席活动并发表演讲。

在论坛上,田富强教授科学介绍了水坝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展示了中国学者严谨治学态度和较高学术水平,受到与会代表高度评价。其间,缅甸主流英文媒体《Mizzima Weekly》(《密祖玛周刊》)记者对田教授进行了专访。在3 月21 日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来临之际,该刊以《Water Management Options In Myanmar》(《缅甸水资源管理方案》)为题刊发了专访报道。刊出文章客观、公正,较好地回应了缅甸公众关注的涉水热点问题,有效应对了近年来缅甸国内反对水坝建设的不利舆情,发挥了较好的舆论引导和舆情应对作用。